在成长的路上,我们常常习惯了用恐惧去包裹想要去实现的事情, 以为那些事情就是未可企及的梦。

对很多人来说,未来的不可预测性和失败同样的可怕,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会犯错。 刚开始自己学做饭的时候,我们要查看菜谱或者上网查看攻略, 生怕自己煮的不好吃,过了好一阵才明白,很多情况下应该摒弃传统方法的套路, 自己去创新。

而前段时间,学习新的技术,由于害怕看英文书籍和文档,所以特意买了中文的书籍来看, 殊不知那本书是给有一定基础的人看的,看了一遍之后才发现有点像天书般, 很多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。于是,硬着头皮,把英文文档从头到尾看了一遍, 不懂就查字典,虽然看的慢,但是坚持着还是看完了。然后再重新过了一遍那本书, 发现这次基本上全部可以理解讲的内容了。

一个长辈说,这是因为恐惧,现在很多年轻人学习新的东西都是这样,还没开始接触, 就担心自己会学不好、会犯错,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,而对于我来说, 克服恐惧去学本身就是一种进步。

恐惧很可怕,固定思维同样很可恶。为什么人们经常说思路决定出路呢? 因为随着所学或者所接触知识的增长,我们的思维都会存在一定的盲区, 在脑海中形成了一种固定思维,难以突破自己的思维瓶颈,另辟蹊径, 用一般人想不到的方法来学习和解决问题。

别人都说小孩子学习东西要比大人快,是因为小孩子比大人聪明吗? 当然不是,就拿学粤语来说吧,小孩子好奇心强、不怕犯错、没有固定的学习方法, 所以学的快;而我则是害怕说错了怎么办,会不会被人笑话,然后会去查阅相关的知识, 按照学普通的思维去学习粤语,什么音节、声母、韵母啊,结果嘛,学不好也是理所当然的。

谈到赚钱的,有些老板可能学历才小学或者初中,为什么就当上老板了呢? 而有些人读了大学或者研究生,却只能帮这些老板打工。也是同样的道理吧。 很多人在还没开始赚钱的时候,就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障碍。 例如,朋友说要开淘宝店,想着假如别人也做了怎么办,竞争不过别人怎么办, 担心资金问题、货源问题、宣传问题、收益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,然后就不了了之了。

当然,这里并不是说读书无用论,读书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,只是觉得有时候受固定思维的影响, 限制了我们的思路,至少在很多的时候,觉得自己的思维就受到了所学知识的阻碍, 我们应该学会推到或者翻越阻碍自己的思维的墙。

有句名言说:我们每天应该做一些自己害怕和惊奇的事情。学吉他,你害怕手指痛; 学做菜,你害怕煮的难吃;学英文,你害怕自己不擅长; 我们没有到另一个城市,是因为害怕新的环境; 我们没有尝试别的技术,是因为恐惧新的领域; 我们没有开始一段恋情,是因为担忧于未来等等, 相信这些应该都是可以克服的。

其实一直以来,我算是一个比较固执或者说是比较执着的人, 认定的事情,就坚信一定可以做好,就算花很多很多的时间, 每天进步一点点,总有一天会由于量变而引起质变。

相信,随着时光的推移和年龄的增长,我们都会有一种顽强的决心, 一种不甘被“不能”或者“无法”这种字眼击败的决心, 一种不甘被自以为“不可能”的缺点击败的决心。